习近平总书记在每年两会期间“下团组”的讲话,十分重要。
一些重要信息和主张,常常先从他“下团组”讲话中释放出来。比如“三严三实”的要求,是2014年3月9日他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首次提出。“亲清”政商关系的提法,是2016年3月4日他看望民建、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出。
今年两会,习近平有哪些提法值得注意?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
场合: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
原文: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。
“人民”一直是习近平讲话中的高频词,在今年首次“下团组”的通稿中,“人民”又一次成为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,共出现了28次。2013年11月,习近平来到湘西十八洞村,面对不认识他的苗族大妈,习近平自我介绍:我是人民的勤务员。今年两会,“全国范围调集最优秀的医生、最先进的设备、最急需的资源”,“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”,这些句子的刷屏,真正触及了一起经历疫情考验的中国人民。人民日报微博下的评论说:“这场疫情后,真切的体会到,什么叫做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”
新发展格局
场合: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
原文: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。
这场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,我们也要以新发展格局应对。经济潜力足、韧性强、回旋空间大、政策工具多,这些是中国不变的优势;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生命健康、新材料等,这些是中国未来新的增长点、增长极。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有助于保障中国经济安全,增强中国经济发展韧劲,为中国产业发展拓宽空间,也给全球提供了巨大的中国机遇,推促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。
国之大者
场合: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
原文: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,强化责任担当,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。
今年4月,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,针对秦岭违建别墅问题强调:要自觉讲政治,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。“国之大者”指什么?习近平指出,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、强调什么,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、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,切实把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落到行动上,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。时隔不长时间,面对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再次强调这一点,所有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,更要落到实处。
没有改变
场合:参加湖北省代表团审议
原文: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,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。
这是习近平对于湖北经济发展的判断,三个“没有改变”也是湖北经济的优势所在。这句话前面,习近平说的是湖北面临的困难。这句话后面,就是中央给的后盾: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。有牺牲就要有回报,不能亏待6000万英雄的湖北人民,习近平还强调,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、中央企业要继续加大对湖北疫后重振支持力度,让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、早见效、早受益,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硬核产品
场合: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
原文:要发挥我军医学科研优势,加快新冠肺炎药物和疫苗研发,拿出更多硬核产品。
3月2日,习近平到科研攻关一线的军事医学研究院考察时强调,通过打这场硬仗,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,拿出更多硬核产品,为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、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。习近平称军事医学研究院为“突击队、主力军”,评价越高,期待也越大。5月21日,《柳叶刀》发表论文指出,陈薇院士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安全且耐受性良好,在108位健康成年人受试者中均出现针对病毒的抗体,且严重不良反应极低。我们也期待这支突击队、主力军带来更多的捷报。
超常措施
场合: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
原文:今年是我军建设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要采取超常措施,克服疫情影响,集中力量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,力保重大任务完成、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。
这次疫情,既是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次实际检验,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军队要克服疫情影响,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练兵备战的方式方法,还要力保重大任务完成、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。采取什么样的超常措施?这是继抗击疫情后,交给英雄的人民军队的又一考验。